9月12日,走進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的智慧大棚,一串串色澤鮮亮的番茄掛滿枝頭,智能溫控系統、滴灌設備有序運轉,一幅科技賦能現代農業的生動圖景徐徐展開。這背后,離不開國網山西天鎮縣供電公司的高效服務與科技支撐——僅用7個工作日便完成項目辦電,并免費安裝FTU智能斷路器,為企業直接節省投資6萬元,以“電力加速度”與“科技硬實力”為當地特色農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統籌部署 繪就智慧農業電力保障藍圖
為助力大同地區設施農業轉型升級,國網山西大同供電公司早謀劃、早行動,將智慧大棚電力保障納入年度重點工作清單,形成“頂層設計+精準施策”的工作格局。聯合當地農業農村部門深入調研全市智慧大棚分布、用電負荷及供電需求,確保電力服務與農業生產需求精準對接。
制定《智慧大棚供電保障專項方案》,明確電網改造、業擴報裝、運維服務等關鍵環節責任分工,提出“優先受理、優先勘查、優先施工、優先送電”的“四優先”服務準則,壓縮辦電流程,為智慧大棚建設搶出“時間差”。針對智慧大棚灌溉、溫控、光照等設備24小時不間斷用電特點,提前規劃10千伏線路升級改造工程,新增配電變壓器,優化電網結構,提升供電可靠性,確保大棚用電“零中斷”。
精準落實 下沉服務打通“最后一公里”
在目前有著4.5萬畝設施蔬菜的天鎮縣,為確保智慧大棚項目快速落地,天鎮供電成立專項服務小組,創新采用“線上辦電+現場勘察”雙線模式:線上通過“網上國網”APP為企業簡化辦電流程,線下組織技術人員3次深入大棚園區,結合番茄種植的用電需求,制定“一戶一策”供電方案。考慮到智慧大棚需24小時不間斷用電,且溫控、灌溉等設備對電壓穩定性敏感,公司主動提出安裝FTU智能斷路器——該設備可實時監測線路電流、電壓數據,一旦發生故障能自動切斷故障區段并隔離,將停電時間縮短至分鐘級,同時避免企業自行采購設備的額外開支。
“FTU智能斷路器就像給大棚裝了‘電力智慧大腦’。”天鎮供電技術人員介紹,通過后臺系統,工作人員可遠程實時監控大棚用電情況,提前排查線路隱患。此前,示范園曾因用電負荷波動導致部分設備停機,智能斷路器迅速響應,僅用15秒便恢復供電,未對番茄生長造成影響。這種“主動服務+智能保障”的模式,讓農業生產告別了“看天用電”的傳統模式。
電助豐收 智慧大棚結出“致富果”
天鎮縣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智慧大棚項目是當地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點工程。近年來,天鎮供電聚焦“科技支農、電力助農”,已為全縣8個現代農業園區配置智能供電設備,累計縮短辦電時間超300小時,節省企業投資超40萬元。“
以前種番茄全靠人工,澆水、控溫都得憑經驗,遇上極端天氣就減產。現在有了智慧大棚,電一送,自動灌溉、智能溫控全搞定,番茄產量比以前翻了一番!”天鎮縣番茄種植戶薛凱看著棚內飽滿的果實,笑得合不攏嘴。
如今,在電力的持續賦能下,天鎮縣智慧大棚番茄種植實現精準化管理、高品質產出。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依靠電力驅動,根據番茄生長周期自動調節水分和養分,縮短生長周期。智能溫控設備實時監測棚內溫度,確保番茄在適宜環境中生長。據統計,當地智慧大棚番茄畝產量可達1.5萬斤,采摘期達6個月,較傳統種植模式增產50%,畝均增收超2萬元,“番茄滿枝”的豐收圖景正成為大同鄉村振興的生動注腳。
(2025年9月23日 《中國電力報》 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