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山西以深厚的歷史底蘊與多彩的自然風光,迎來八方游客。從紅色太行到金色黃河,從古都大同到平遙古城,每一處景致背后,都有山西電力人堅守崗位的身影,他們用責任與擔當,為這幅文旅畫卷點亮璀璨底色。
十月八泉峽,層林盡染。全長3000米的觀光索道前,游客已排起長龍,而在索道站后方,國網長治壺關縣供電公司保電隊員劉紅波和馮利正在環網柜旁進行當天第二次巡檢。

“聽聲音就像醫生聽診,通過細微異常判斷設備健康狀況。”劉紅波將耳朵貼近柜體,專注聆聽。今年6月,國網長治供電公司完成景區雙電源改造,形成“雙電源+應急備電”三重保障體系。國慶期間,4名保電隊員分成兩組,在景區駐守9天。
他們的宿舍桌上,放著半包餅干和幾桶泡面。墻角的巡檢記錄本密密麻麻記錄著設備數據。“我們實行24小時值守,每兩小時巡檢一次。”馮利介紹。
節日期間,國網長治供電公司共安排450名值班人員、180臺搶修車輛,全力保障電網平穩運行。
國慶前夕,第36屆關公文化旅游節在運城啟幕。清晨6時,國網運城鹽湖供電公司保電隊員范少杰與上官安龍已駐守在關帝祖廟廣場,進行最后一輪設備排查。
為保障活動“零差錯、零中斷”,國網運城供電公司構建全流程工作體系,抽調22名專業人員,調配應急電源車與搶修車,對核心場所實施24小時值守。國慶前夕,該公司已完成61條線路“拉網式”排查,消除安全隱患32處。
當千年古都遇見現代歌會,國網大同供電公司迎來全新挑戰。“這是古都文化與現代演藝的結合,保電不能有絲毫紕漏。”國網大同平城區供電中心孫大亨說。在周華健演唱會現場,保電人員駐守核心設備;在古城景區,巡檢隊員穿梭各景點開展特巡。
國網大同供電公司投入4臺應急電源車,對8條重點線路、13座開關站實施全天候監測。同時,在靈丘平型關大捷紀念館,供電員工主動走訪商戶,排查隱患,讓游客在安全環境中重溫紅色記憶。
9月28日清晨,秀容古城墻下,10千伏古城秀容線路環網柜更換作業有序展開。兩臺服役超10年的環網柜被新技術設備替代。“新柜投運后,能實時監測數據,精準定位故障,處置效率將大幅提升。”作業人員任潤龍介紹。
當晚18時24分,新設備完成調試。“供電可靠性提升至99.98%,實現秒級響應。”現場負責人呂志文言語篤定。此次改造是配電網建設的關鍵一環,為節日古城提供更可靠電力保障。

國慶的平遙古城,青石板上游人如織,紅燈籠與古城墻相映成趣。國家電網山西電力(晉中平遙)太行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穿梭于街巷,對景區12條線路開展專項巡視。
在古城南大街一家客棧內,隊員們檢查空調線路時,老板端著熱茶感慨:“有你們在我心里踏實!”為助力綠色出行,服務隊每日對古城周邊80余個充電樁實施“專人駐點+動態巡檢”,讓綠色出行與古城游玩無縫銜接。
從太原鐘樓街到運城關公故里,從長治太行大峽谷到大同古城墻,每一處光的綻放,都是山西電力人對這片山河的深情守護,他們用責任與擔當,為山西文旅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