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中文字幕,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精品视频红桃,www 黄色片 com,国产亚洲不卡,国v精品久久久网,国产女同恋片在线观看,日本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首頁新聞中心 > 媒體聚焦
 首  頁 關于我們 新聞中心 社會責任 黨的建設 在線服務 信息公開
 
 
  【中國電力報】光明所至 盡是英雄山河
  ——國網山西電力為革命老區振興注入新動能
作者: 趙亞男 原子婷    發布時間: 2025-09-11  

巍巍太行,曾回蕩著百團大戰殲敵2.5萬余人的勝利號角;茫茫呂梁,曾守護著晉綏邊區指揮中樞與兵工血脈。山西作為華北抗戰的主戰場和戰略支撐點,承載了無數氣壯山河的英雄記憶。這里是八路軍總部所在地,是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等重要戰役的發生地。這里淬煉出的呂梁精神、太行精神,至今仍閃耀著歷久彌新的光輝。

步入新時代,這片紅色熱土正在書寫綠色轉型的新篇章。從特高壓電網跨越山河將電能輸送到遠方,到新能源基地蔚然成勢,從智能電網點亮萬家燈火,到綠色電能助力轉型發展,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正為革命老區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讓抗戰精神綻放出嶄新的時代光彩。

從抗戰根據地到能源基地

8月26日,太行山腹地秋意初顯,山西武鄉八路軍太行紀念館依然人流如織,講解員動情講述80年前那段烽火歲月。“武鄉在抗日戰爭時期是八路軍總司令部的長期駐扎地。當時全縣14萬人口,就有9萬多人參加抗日救亡組織,1.4萬多人參軍參戰,2萬多人為國捐軀……”

80年前,三晉大地見證了中華民族不屈的抗爭。在長治,黃崖洞兵工廠的機器日夜轟鳴;在大同平型關,八路軍首戰告捷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在朔州平魯,歸僑女英雄李林為掩護群眾突圍,將最后一發子彈留給自己,年僅24歲……無數英烈用鮮血鑄就了太行精神、呂梁精神,為中華民族獨立解放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進入新時代,這片紅色熱土正煥發新的生機。我國首個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從長治起步,條條銀線跨越山河,將充沛的電能送到華中地區;在大同采煤沉陷區上,開工了晉北采煤沉陷區新能源基地項目,建成后依托大同—天津南外送通道,每年可向京津冀輸送清潔電能270億千瓦時;朔州平魯風電場,50萬千瓦風機巍然屹立,通過雁淮直流工程將清潔綠電送往華東地區。這些能源基地正在續寫革命老區新時代的榮光。

目前山西電網已形成“三交一直”特高壓﹢14回500千伏外送通道格局,連接華北、華東、華中三大區域,最大外送能力3162萬千瓦,外送省份達到24個。80年前,這片土地用革命的火種燎原中國;80年后,這里成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實現了從抗戰根據地到能源基地的跨越。

革命老區走上產業新路子

8月20日,左權縣麻田鎮冷水蟹養殖基地里,恒溫設備靜靜運轉,一泓清水映照著太行山的巍峨身影。“三條供電線路保駕護航,我們用電一點問題都沒啦!”基地負責人的感慨,道出了這片紅色土地的時代之變。左權縣以八路軍高級指揮員左權將軍命名,抗戰時期曾是八路軍總部所在地。80年前,八路軍在這里利用水力發電機支撐軍工生產;如今,穩定的電能正激活革命老區的產業脈動,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產業興,則老區富。放眼三晉大地,正從傳統農業向多元化產業轉型,電力全方位賦能鄉村振興。陽泉獅腦山是1940年八路軍百團大戰的主戰場之一,如今已崛起為新能源與現代裝備制造基地;在忻州,隨著忻口戰役遺址周邊電網完成升級,紅色文旅產業年接待游客突破50萬人次……一幅多元發展、綠色轉型的產業圖景正在山西革命老區徐徐展開。

這幅新圖景的背后,離不開電力的堅強支撐。山西電力緊緊圍繞革命老區發展需求,打出夯基礎、優服務、降成本的“組合拳”。2024年完成配電網投資64.6億元,同比增長20%,高效完成農網鞏固提升等1774項工程建設任務;2025年推出服務民營經濟六項舉措,1~6月通過“三零”“三省”服務為企業節約辦電成本2.32億元,發展指數同比提升0.11個百分點。

如今,可靠電能正服務紅色熱土譜寫產業振興新篇章。電力不僅點亮了革命老區的夜空,更照亮了高質量發展的前進道路,為革命老區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守護革命老區人民的好日子

秋霧如紗的永和大地,乾坤灣鄉東征村靜靜矗立,既有黃河九曲的壯美,又沉淀著紅軍東征的歷史。89年前,中國工農紅軍在此揮師西渡,窯洞里如豆的油燈,照亮了中國革命的艱難征程;如今,山西電力在這里鋪就“陽光之路”,成功并網659座光伏扶貧電站,累計結算電費7.47億元。革命老區百姓不僅告別了無電的歷史,更擁有了持續增收的“陽光存折”。

這份光和熱,也照耀在晉豫邊區核心根據地——晉城陽城。1938年,町店戰斗的槍聲曾在這里響起。如今,清潔電能悄然改變著百姓的生活。北留鎮皇城村實施清潔取暖工程后,村民陳秋蓮算了一筆賬:“一個冬天電費也就500多塊,有補貼、更省心!”目前,全縣農村戶均用電量較2000年增長超4倍,電氣化廚房覆蓋率已達85%,超過5400戶居民告別燃煤,用上了干凈、安全、經濟的電采暖。

這些變化,源于山西電力始終如一的民生堅守。“十三五”期間,山西電力完成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4004項,經營區內6684個貧困村全部通上動力電;“十四五”再投入2.5億元實施農網改造升級工程61項,不斷夯實鄉村振興電力基礎。2024年推動出臺全國首個居住區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地方標準,服務山西成為全國4個鄉鎮充電樁100%覆蓋的省份之一。“村網共建”便民服務點實現846個供電所全覆蓋。1~6月,不停電作業次數同比增長82%——每一項舉措都致力于讓革命老區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如今,從太行山到呂梁山,穩定的電能不僅點亮了千家萬戶,更溫暖了百姓生活,照亮了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5年9月4日 《中國電力報》 3版)